• 首页
  • 果树种植
  • 水产养殖
  • 畜禽养殖
  • 粮食种植
  • 花卉种植
  • 蔬菜种植
  • 农业百科
首页 » 农业 » 农村文化 »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分类: 农村文化 日期: 2016-06-20 06:52 浏览: 189

  252年前的农历四月十八,世居东北的1000多名锡伯族官兵,奉乾隆皇帝指令,从盛京西迁至新疆伊犁屯垦戍边,保家卫国。从此后,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就成为锡伯族的“西迁节”。252年后,锡伯族官兵的后人欢庆当年的西迁,向下一代传承锡伯族文化。

  纪念锡伯族西迁252周年暨第六届经贸文化旅游节于5月24日在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盛大开幕。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迁节的举行不仅丰富了锡伯族人民的生活,更作为一种文化延续,告诫着锡伯族的儿女们——勿忘历史,勿忘自己民族的文化。

  伊犁河畔 “贝伦”狂欢

  伴随着欢快的锡伯族舞曲,79岁的老人富秀昌踏着舞步“滑”进舞场,跳起一段锡伯族特有的舞蹈——“贝伦”。富秀昌老人跳得欢腾自信,深具感染力,他自幼就跟随父亲学跳“贝伦”舞,这是融进他血液的舞步。富秀昌老人说:“祖先的舞蹈知识、技巧流传了几百年,我们要继续传下去,让我们的儿孙都跳起来!”

  锡伯语“玛克辛”和“贝伦”,皆为“舞蹈”之意,前者指宗教的、创作的和外民族的舞蹈,后者则是民间舞蹈的总称。“贝伦”舞有广泛的群众性和自娱色彩,不拘时间场地,只要点燃了舞意,乐手弹起“贝伦”舞曲,人们便翩翩起舞。锡伯族的“贝伦”舞源于古代锡伯族的渔猎生活,历史悠久。锡伯族西迁后,经过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再创作,使“贝伦”舞成为锡伯族民间广为普及、几乎人人会跳的一种民间舞蹈。

  “‘贝伦’舞我已经学了5年。”在西迁节上参加“贝伦”舞大赛的10岁小选手郭仪说:“每次看别人跳‘贝伦’,我就想跟着跳一跳。不仅是好玩,老师说这是我们锡伯族才有的文化。”

  乌孙山下 挽弓射月

  “能骑善射”自古是锡伯族的美称。弓箭伴随锡伯族人民生活了世世代代。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西迁历史文化第9代传人苏崇安老先生说:“锡伯族不仅制作弓箭的技艺精良,还有着我们自己的神箭手。最出名的要数曾参加平定准噶尔叛乱的锡伯族将军额尔古伦的大儿子萨林阿。史料记载,萨林阿5岁就开始练箭,18岁随父亲出征,立下汗马功劳,被称为锡伯族的神射手。”

  “今天在祭拜仪式上用来祭祀和表演的弓箭,都是我们严格按传统的纯手工制作技艺制作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化馆富学俊馆长介绍:“弓箭制作可以说是我们锡伯族最为自豪的事情,因为我们制作的弓箭不仅精良美观,更是一种马上要消失的技术。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我们已经将弓箭的制作变成了产业化的发展,建立了‘天山弓坊’这样的商业工厂,用商业化方式进行生产性的保护,这是我们锡伯族文化传承的最大亮点。”

  西迁魅力 文字流传

  “每年的西迁节都要举行朱伦呼兰比大赛。因为这是我们锡伯族的说书大会,不仅老人爱听,小孩也喜欢。”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锡伯语言文字委员会吴勇光主任介绍说。

  朱伦呼兰比是锡伯族自己特有的文化项目,它是锡伯族乡村自发形成的群体性文学读书活动。起始年代暂无从考据,但从“锡伯人自东北西迁伊犁时就携有不少朱伦抄本”的传闻看,这一活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新疆当地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朱伦”指长篇小说,“呼兰比”有“念”“朗读”之义,朱伦呼兰比是指用一定的音调和锡伯语(或满语)进行念说和吟唱长篇小说的曲艺形式。2007年,朱伦呼兰比被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自2006年起,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锡伯文化保护措施,为锡伯族的文字传承制定出最好的计划。新成立的满文翻译中心,专门为孩子们学习锡伯语言出台的音素教学法等,都为锡伯族文字语言的传承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从去年开始,新出炉的两档锡伯语言电视节目《文化察布查尔》和《跟我学说锡伯语》,一下子红遍了察布查尔。

  1946年便开始出版的《察布查尔报》,是中国唯一一张用锡伯语出版的报纸,2700多份的发行量虽然不高,但在锡伯语言的传承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锡伯族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注重教育的民族,相信我们的语言是不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的。”在被问到当年的锡伯文化是如何传承下来时,富学俊馆长这样说道。

  如今在察布查尔所有的小学里,1至6年级的学生都要学习锡伯语,这让全县的孩子都能说锡伯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把锡伯语老师的培训纳入国家认可的范围,每年30个锡伯语言班的开办,更是让锡伯族的语言文字少不了,缺不了,断不了。

  目前,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拥有5项国家级、17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文化的传承上,他们年年都要举办“贝伦”舞大赛、朱伦呼兰比、锡伯语大赛等等,用比赛的形式完成文化的传承,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相关推荐:
  • 赤峰市:文化新文钟成响亮名片
  • 抚远 挖掘特色渔业软黄金
  • 葫芦岛1311户农垦危房改造全部动工
  • 房山区将于9月18日举办史家营乡旅游品牌发布暨第二届北京圣莲山老子文化节活动
  • 今年阜新市十万农民将告别吃水难
上一篇: 岑巩县积极扶持农村市场主体健康成长 下一篇: 海口拟投资2900余万元 让农村垃圾有家可归

对于此信息进行咨询和留言

热点排行

赤峰市:文化新文钟成响亮名片
抚远 挖掘特色渔业软黄金
葫芦岛1311户农垦危房改造全部动工
房山区将于9月18日举办史家营乡旅游品牌发布暨第二届北京圣莲山老子文化节活动
今年阜新市十万农民将告别吃水难

最新文章

怎样修剪桃树,桃树修剪技术要点(桃树修剪视频桃树什么时间修剪)
桃树如何施肥?幼树与丰产桃树施肥技术简介
枣树怎么繁殖,介绍三种简单的枣树繁殖方法
大棚春黄瓜栽培的技术(春季大棚黄瓜什么时候定植)
几种双孢菇病虫害防治方法(双孢菇病虫防治)

农业百科 | 农业科教 | 农业标准 | 农业生产 | 有机农业
农业百科网的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者网友推荐收集整理的,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果您发现本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本站将第一时间进行相关处理。
Copyright by 2015-2023 农业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