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种植技术大棚枇杷管理技术视频(大棚枇杷种植技术)

大棚枇杷管理技术视频(大棚枇杷种植技术)

发布时间:2023-03-29 05:00:31分类:种植技术

枇杷果实上市早,味道鲜甜,价值高。自2012年以来,白枇杷产业被列为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区枇杷面积超过520hm2,2017、2018年全区枇杷产量分别达1310、1650t,产值分别在2760万、3100万元以上。但枇杷露地栽培存在冻害、裂果和日灼等问题,连栋大棚基本克服了以上问题,但连栋温室大棚又存在管理难度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和温湿度调节不能及时到位等问题。

为了提高大棚管理工作效率,克服相关方面的一些不足,莲都区农业部门2016年在太平乡下岙村建立了2036m2智能化管理连栋大棚进行试验示范。棚内管理工作由远程服务器根据科研机构设定的环境因子相关参数,对棚内环境进行及时调控。智能化设施通过监测棚内温湿度、光照等参数,控制电磁阀、水泵和空气调节系统等的开启和关闭,并通过网络自动控制天窗、侧窗、内外遮阳网、风机、湿帘、外翻窗、弥雾装置等,实现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环境因子关键值的自动调控。在偶尔发生故障时,又转换成人工遥控,通过手机或手提电脑进行手动控制操作。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连栋大棚存在的人工频繁操作,甚至昼夜不能间断地进行人工开窗、关窗等一系列高强度劳动问题,使“机器换人”的效果得到良好体现。现今该区大棚枇杷智能化管理技术已开始全面推广应用。

连栋大棚智能化管理技术突出优势

1 有效避免了低温冻害与

裂果等病害的发生

连栋大棚通过应用智能化管理技术,及时准确地调控了棚内的温湿度,切实解决了枇杷头批花果低温冻害问题;同时大幅降低了果实的裂果率和日灼病发病率。据调查统计,头批花果越冬后好果率达78%,裂果率和日灼果对比普通大棚分别下降到2.5%、1.2%。相比露地栽培,裂果率和日灼果下降幅度分别高达35%、20%,2017、2018年2年智能大棚枇杷单位面积产量比露地栽培分别平均高出50%和25%,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显著的增长。

2 增加了好果率、大果率,提高了枇杷果实内在品质、外观质量和商品性

据统计,智能化连栋大棚生产的枇杷果实,单果重35g以上的一级果比率在45%以上,单果重25g以上的二级果比率达30%,商品果比率在75%以上,比露地栽培商品果比率提高50%以上。且由于智能大棚有效地限制了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以上,比露地栽培平均提高了1.2个百分点。

3 提早了上市时间,提高了

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

调查发现,智能化管理上市时间比露地栽培提早5~7d,效益更是成倍增长。丽水市太平乡下岙村2012年建成的2036m2连栋大棚,在2016年改造成智能化管理连栋大棚后,棚内120多株枇杷2017年共收商品果4500kg,获得18万余元的高收益,单位面积产值比露地栽培提高了6倍多。2018年因全市枇杷大丰收,市场价格略有下降,但由于存在早上市的优势,售价仍在40元/kg以上,所以2018年该大棚总收入仍在15万元左右,单位面积产值也较露地栽培提高了近5倍。

4 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

由于智能大棚实行了智能化管理,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工成本,有效地解决了投工多、管理成本高等问题。据初步统计,2016、2017年试验园2036m2智能大棚生产管理成本2年平均为15000多元,比没有实施智能化管理前的每年30000多元生产管理成本降低了近50%。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采用连栋大棚智能化管理技术,实现机器换人,是未来农业实现节本高效和全面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与有效途径。

同时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与表现出的深层次问题

1 投资较大,技术要求高

据介绍,2036m2智能连栋大棚共投资25万元左右。由于连栋大棚智能化管理属于高新技术,设备复杂,系统需要维护保养时,以及在转换手动遥控操作时,均具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操作难度。所以,也需要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化水平的日新月异,控制因素的不断增加,操作精度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入门门槛也水涨船高,对新实施智能化管理的农户或企业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不过,由于该项先进技术富有成效,在当地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现今该区政府已出台了集中连片建设10000m2以上大棚给予适当扶持的政策,为引进和应用该项新技术投资企业、果农减轻了很大一部分的经济负担。

2 挂果率过高,树体生长势明显减弱

由于枇杷树冠高大,疏花疏果尚未实现机械化智能化,而人工疏花疏果存在费时费力等问题,因而疏花疏果也就难免存在不及时和不全面的情况,以致出现挂果过多、产量过高等现象。加上棚内肥水施用不深,出现根系上浮、深层根系生长不良等情况,以致智能化大棚栽培的枇杷树势衰退现象较为明显。

3 地下害虫发生有加重趋势

由于智能大棚内土表温度提高,湿度适中,有利于越冬代地下害虫的成活和出土羽化,天牛类及蝉等害虫发生危害程度有加重迹象。而智能化大棚暂未对杀灭害虫进行自动化设置和处理,所以此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4 棚内土壤存在盐渍化板结化问题

大棚枇杷管理技术视频

由于智能化大棚内没有安装土壤pH值测定与调节设施,所以目前智能化大棚无法调控棚内土壤酸碱度,因而大棚栽培中普遍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还无法得到及时发现和排除。由于大棚智能化管理产量高、效益好,所以施肥量往往偏大,铵态氮、钾等阳离子被植物吸收后,留下的酸根阴离子与土壤中金属矿物离子结合形成盐类;加上地下水反渗透作用,将深层地下水中含有的一些矿物质及盐类同时带上土壤表层,使大棚中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大棚中土壤又缺乏自然条件下的雨水冲洗,土壤中盐分日积月累,越积越多,从而使土壤盐渍化、板结化。再由于枇杷树体高大,需肥量多,吸收和蒸腾的水分总量也很大,从土壤深层吸收上来的矿质盐分远比种植蔬菜等其他大棚作物多,所以土壤盐渍化问题也相对严重。

5 冬季棚内地温与气温升降不一致

目前智能大棚在冬春管理过程中,由于设施内缺乏地下加温设施,所以还存在着春季地温上升慢、气温上升快的现象,地温与气温不协调,造成花期延长、花果发育不良,影响了枇杷正常的开花结果与幼果发育,已成为进一步提高智能化大棚产量效益的重要制约因素。

6 存在棚内氨气、二氧化氮等

有害气体短时间浓度过高现象

目前智能大棚均无氨气、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检测和调控设备,有时这些有害气体浓度会积累过高。

(1)在大棚内的氨气过多时,高浓度的氨气会从枇杷的幼嫩组织如花瓣、幼果和嫩叶的气孔侵入,使幼嫩组织先变灰白色,后逐渐变为褐色,最后萎蔫枯死。

(2)在大棚内的二氧化氮过多时,高浓度的二氧化氮会从叶片的气孔侵入叶肉组织,首先使气孔附近细胞受害,然后毒害叶片的海绵组织,进而使叶绿体结构受破坏,最终使叶片呈褐色干枯脱落。

(3)以上2种现象大多在果实采摘后、施入采果肥不久时出现,该时段气温高,施肥后氨气等有害气体易产生。有时还存在以上几种症状同时出现的现象,综合症状出现后,给诊断和治理增加了难度。

措施建议

1 加强疏花疏果,控制挂果量

在冬前观察花量,如果花穗过多,可首先疏除树冠上部骨干枝和主枝延长枝上长梢和弱枝上的花穗。由于棚栽枇杷均为大果型优良品种,所以疏花疏果总体原则宜偏重。具体应视植株生长势的强弱和管理水平进行,一般是新梢和花穗保持2∶1至1∶2的比例,强则多留花穗,弱则多留新梢。具体以2年生枝为单位,其上三枝开三花穗的,疏一留二;开两花穗的,疏一留一。

枇杷由顶枝形成的花穗大、花量多,重点宜将上部花穗上过多的花蕾连同支轴一并疏去,以节约养分。疏蕾的时间宜早,一般在花穗支轴分裂后即可进行。具体方法是保存花穗下部2~3个支轴,除去上部多余支轴。

设施枇杷基本不会发生冻害,疏果宜提早至2月上旬进行,留果量视枝梢强弱而定,结果枝生长势强,每穗留2~3个果;生长势中等,每穗留1~2个果。

2 智能化操作系统不断升级改造

目前的智能化大棚管理仅开展了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少数几个因素的检测与调控,仍有诸多方面的因子需要人为进行调节,总之还有很大的改进与升级空间。例如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棚内地温、土壤pH值、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氨气等有害气体检测和调控设施的建设、配套和高效利用。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降低田间劳动强度和人工操作难度。需继续提高智能化操作水平,包括疏花疏果、采收、运输、包装等方面。通常情况下,现代化水平愈高,操作难度愈低,而管理却愈加科学合理和精细。

3 农业和物理措施相结合,

有效控制地下害虫

在地下害虫天牛类、蝉等越冬代昆虫羽化高峰前的4—5月,进行全园地面地膜覆盖,阻断天牛等地下害虫出土羽化、寻找寄主和配偶的路径,影响成虫的寻偶交尾和产卵繁殖;在天牛羽化高峰期,时常巡园,捕捉出土羽化后寻偶交尾、产卵繁殖的天牛等害虫成虫。同时经常检查枇杷树干基部和主干,发现树干基部上有产卵裂口和流出泡沫状胶质时,或发现天牛幼虫蛀食主干木质排出成堆的木屑和虫粪时,及时用铁丝将幼虫掏出杀死;咬食较深的幼虫可用蘸有草酸等药水的棉花塞入孔中,将其杀灭。

4 防止棚内土壤盐渍化

(1)间隔实施露地栽培,若干年实行一次。通过天然雨水对土壤的冲洗,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在实行间歇性露地栽培期间,通过恢复自然光照和控制植株生殖生长,同时加强肥培管理,可促进树体营养生长,培养强壮树势。间歇实施露地栽培还能促使根系向土壤深层伸展,防止根系上浮,使树体生长更加强健。

(2)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可以直接调节土壤酸碱度,活化和修复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微生物活跃程度,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增强作物抗性,增加枇杷产量和品质。施用量为:腐熟鸡牛粪肥每株25~50kg,全园深施,施后覆土。

5 冬季采取地面覆盖地膜等措施,

增加冬春季设施内土壤温度

开沟与畦面加土保暖相结合,加上地面覆膜,可有效提高冬季棚内土壤温度;建造地下电热管或地热线,对提高棚内地温最为有效;冬季施肥时增施有机肥和地面覆盖秸秆,利用有机肥和秸秆发酵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提高棚内地温。

6 防止棚内产生和积累有害气体

(1)及时通风换气。即使在冬季持续低温的天气,也应选择中午前后进行适时和短时间的通风换气。

(2)合理施用肥料,减少碳铵、尿素等氮素化肥的施用量。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氮素肥料的不合理施用。铵态氮肥在向亚硝酸转化进而向硝态氮转化的过程中,由于铵态氮的大量施入,土壤中氧气消耗量过大,部分铵态氮在转化为亚硝酸后,进一步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就受到阻碍。亚硝酸的大量产生和挥发,即产生了棚内二氧化氮的过多积累和危害。

氨气的来源主要有施入过多的碳铵和未经充分腐化的有机肥。未经腐化的有机肥,包括鸡禽粪、鲜猪粪、鲜牛粪及未经发酵的饼肥等。这些未经腐化的有机肥在高温发酵时,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由于智能大棚相对密闭,氨气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即对植株产生毒害。

所以防止过量施用氮素化肥和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尽量施用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有效阻止有害气体的产生,是防止有害气体毒害的根本。

(3)大棚内土壤表面施入适量生石灰,可以有效地吸收二氧化氮气体,降低设施内二氧化氮气体浓度。施用时间宜选择在采果肥深施覆土后,在设施内表土上撒施少量生石灰,以吸收有害气体,提高设施内空气清洁度。

其他任何媒体和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中国果树。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枣瘿蚊防治方法,枣瘿蚊用什么药防治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试试这4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