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甘肃永登苦水戏曲—下二调

甘肃永登苦水戏曲—下二调

发布时间:06-26 16:00分类:农村文化
  下二调简介

  下二调是流行于永登苦水的一种民间戏曲小调,形成于明代。其曲牌板路称谓大致同于秦腔,只是音调唱法不一。例如,秦腔某曲以音乐CDEFGAB七音阶中的G调定音,而“下二调”则以比G调低二度的E调定音演唱。“下二调”的名称亦由来于此。

  下二调的唱腔板路有八九个,常用的有散板、二六、慢板、摇板、滚板等。主要曲调有“哭盲”、“太平调”等。每演唱一段至落板时,亦有如“碗碗腔”中简短的“帮腔”伴唱。“下二调”优雅流畅,抑扬顿挫,跌宕有致的曲调,与高亢激昂的秦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群众所喜爱。

  下二调在苦水地区年节喜庆婚丧嫁娶场合,均行演唱,至于唱什么调,用什么板全依剧情发展和民间艺人的文化素养、演唱技艺而异。在喜庆宴上演一折《花园游春》,一板悠扬跌宕的“花音二六”,能把女主角情真意切的美好心境表现的淋漓尽致。若在丧仪上,用低沉的“哭盲”调唱上一曲《祭灵》,会使丧仪场上悲风四起,摧人泪下。

  据老人们讲,苦水人的秦腔与下二调是一对姊妹花。过去,苦水人举行大型庙会时请大戏班唱秦腔,举办小型庙会、给方神土主、花果爷还愿时,请小戏班,就是木偶戏、皮影戏。一般白天唱木偶戏,晚上演皮影戏,皮影戏的前半段用秦腔唱腔唱,后半段用下二调唱。

  著名的下二调老艺人有上新沟村的巨理保,转轮寺村的苗兰亭、苗高云等。解放后,这一曲种已引起兰州市文艺工作者重视。《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有著录。

  下二调历史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苦水最出名的木偶、皮影戏班主要有苗高墉(小名罗藏娃)的戏班和上新沟的施基昌戏班,其中唱得最好的是苗高墉戏班。他们几乎走遍了庄浪河川、秦王川、八宝川、红古川、皋兰、西固以及青海省的部分地区,每年唱半年,收入不错。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下二调很长一段时间停演。党和政府非常关心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工作。

  永登县苦水镇是全国著名的“玫瑰之乡”,也是兰州地区有名的文化之乡,被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沃土”。苦水下二调是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是永登县苦水地区独有的民间戏曲,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乐队配置丰富,唱腔独特,在戏曲艺术中是极为珍贵的,具有重要的当代文化价值。

  1963年,永登县文化馆先后多次组织人员到苗高墉家中,研究整理下二调,写出了用下二调演唱的《玫瑰之乡花更红》一歌。上世纪80年代,县文化馆又派周群到苦水头道河的张贤德、十里铺的邓富生(二人都是苗高墉的徒弟)家里,研究整理下二调,写出了下二调的神话折子戏《香山寺还愿》,因资金等原因,该戏没能公演。近年来,在苦水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苦水下二调爱好者以自乐班的形式,研究排练下二调曲目,并于2005年重阳节联欢节上首次正式演出。

  下二调现状

  “下二调”苦水传唱400年,近几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苦水镇还组织民间艺人挖掘整理了一批具有苦水特色的苦水老调,主要有《下四川》、《转灯》、《三姐妹上香》、《绣荷包》 、《十道河》等。其中,《下四川》、《转灯》已被县文化馆于70年代整理成册。苦水地区民间音乐人才众多,具有苦水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下二调”已在苦水传唱400多年,该曲和秦腔板路近似,有苦音、花音、滚板、阴司板等,调音悦耳动听,优雅流畅,韵味十足,很受听众喜欢。

  在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协会的带动作用下,将加强对优秀传承人的关注、支持与保护,充分调动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和艺术创造力。希望今后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能够在资金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建成我们村上自己的文化活动中心,同时把现有的非遗剧目、节目、传承人全部整理并登记造册,以便今后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魅力和切身感受其精湛的艺术成果。

互联网新技术打通农业瓶颈 农产销售再不愁 作物补锌肥 方法有多种